蠕形螨相关眼表疾病诊疗

来源: | 作者:悦家 | 发布时间: 2025-07-09 | 1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你是否经常出现眼痒、异物感、眼干、畏光等症状?是否反复长霰粒肿,治疗效果不佳?这可能是睫毛里的 “小怪兽” —— 蠕形螨在作祟。

 

一、认识蠕形螨

 

蠕形螨是一种永久性小型寄生螨,常寄生于人体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在人体,主要有两种蠕形螨 “安家落户”: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

 

皮脂蠕形螨个头小,长约 0.15 - 0.2mm,喜欢独居在睑板腺和皮脂腺深处,常与后睑缘炎有关;毛囊蠕形螨相对大些,长约 0.35 - 0.4mm,群居在睫毛毛囊,和前睑缘炎关系密切。

 

它们在眼部的寄居位置很讲究,毛囊蠕形螨在睫毛囊中,颚体朝向毛囊底部,还常常多条群居;皮脂蠕形螨则在与睫毛相关的皮脂腺和睑板腺,过着独居生活。

二、蠕形螨的传播与易感人群

 

蠕形螨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家庭成员间密切接触是重要传播途径,像共用毛巾、枕头、被褥等,或者握手、拥抱等身体接触,都可能传播蠕形螨。

 

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被蠕形螨感染,而且感染率还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油性皮肤、免疫力低下、长期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卫生习惯差的人,以及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都更容易被蠕形螨 “盯上”。

 

三、蠕形螨感染眼部的症状与危害

 

蠕形螨感染眼部,会带来一系列眼部不适症状。比如眼痒、异物感、灼热感、眼干、畏光等,这些症状在早上起来时可能更明显,推测和夜间螨虫活动增加有关。

 

在睑缘改变方面,蠕形螨性睑缘炎会让睑缘充血、水肿、增厚,睫毛根部出现圆柱状或袖套状鳞屑,长期感染还可能导致睫毛脱落、乱生或倒睫,甚至睑缘可见黄色油脂分泌物堆积,这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表现。

更严重的是,长期或严重的蠕形螨感染还会累及角膜和结膜,引起结膜充血、血管增生,角膜出现点状上皮糜烂、周边浸润甚至溃疡。少数患者会发展为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KC),出现角膜新生血管、云翳或瘢痕,严重影响视力。

 

四、蠕形螨相关的眼表疾病

 

(一)蠕形螨睑缘炎

 

这是蠕形螨感染睑缘导致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累及睑缘皮肤、睫毛囊和腺体以及睑板腺。患者会有眼痒、眼异物感、眼干、睑缘充血、鳞屑及睫毛根部袖套状分泌物等表现,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结膜及角膜并发症,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二)蠕形螨与干眼

 

干眼的发病因素很多,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常合并睑缘炎、MGD,而螨虫感染就是干眼的常见发病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眼部存在蠕形螨菌落的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值较低,干眼症状更严重。

 

(三)蠕形螨与 MGD

 

蠕形螨寄生于眼部,其尸体、排泄物等可能会堵塞睑板腺,诱发炎症反应,侵损睑板腺,导致睑板腺形态和功能异常。随着感染数量增加,会加重睑板腺缺失,进而加重 MGD 及眼表不适。

 

(四)蠕形螨与霰粒肿

 

睑板腺囊肿也就是霰粒肿,蠕形螨的排泄物和代谢产物可造成睑板腺阻塞,虫体作为异物引起异物性肉芽肿反应,蠕形螨感染可能是霰粒肿的潜在病因。研究显示,霰粒肿患者蠕形螨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伴有蠕形螨感染的霰粒肿患者复发率也更高。

 

(五)蠕形螨与慢性或难治性睑结膜炎

 

蠕形螨感染可引起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睑结膜炎、睑角膜炎、角膜炎、结膜炎等眼表炎症性病变,患者眼红、眼痒、针刺感、异物感等眼部不适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六)蠕形螨与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的病因尚未明确,但有研究发现,翼状胬肉患者的蠕形螨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测蠕形螨的长期感染导致其排泄物及代谢产物堆积,引发结膜变性、角结膜炎症反应,进而可能促使翼状胬肉形成。

 

 

(七)蠕形螨与角膜接触镜佩戴

 

角膜接触镜为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环境,容易积聚过多细菌,从而增加蠕形螨感染风险,导致角膜接触镜相关的眼表疾病发生率上升。研究发现,有不适感的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蠕形螨检出率明显高于无不适感的患者。

 

五、眼部蠕形螨的治疗与管理

 

 (一)局部药物治疗

 

  1. **茶树油制剂** :是目前治疗蠕形螨感染的黄金标准药物。常用 5 - 50% 浓度的茶树油制剂清洁睑缘,不过要注意茶树精油有一定刺激性。

  2. **甲硝唑制剂** :甲硝唑凝胶或眼膏可用于治疗,常用浓度为 1 - 2%。它通过抑制螨虫代谢发挥杀螨作用,同时有抗炎和抗菌效果,常与茶树油联合使用,提高疗效,但要注意可能的局部刺激反应。

  3. **秋葵制剂** :秋葵提取液对蠕形螨去除效果好,能有效减少螨虫数量,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无刺激,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二)物理治疗

 

  1. **睑缘清洁护理** :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建议用专用清洁棉片或稀释的婴儿洗发水轻柔擦洗睑缘,去除鳞屑和分泌物。每天清洁可减少螨虫负荷,防止复发,同时避免刺激眼部加重炎症。

  2. **热敷与按摩** :热敷能软化睑脂,促进排出,温度 40 - 45℃为宜,每次 10 - 15 分钟。热敷后轻柔按摩睑板腺,帮助疏通堵塞腺体。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在家就能操作,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

  3. **强脉冲光治疗** :通过热效应杀灭螨虫,同时改善睑板腺功能。一般需 3 - 4 次治疗,每次间隔 2 - 4 周。研究显示,IPL 联合除螨眼贴治疗可显著提高螨虫清除率,尤其适合合并 MGD 的患者,治疗过程安全,耐受性好。

 

(三)整脸除螨治疗的必要性

 

螨虫不仅可能存在于眼部,还可能广泛分布在面部其他区域。仅对眼部除螨,面部其他区域的螨虫仍可能威胁眼部。同时进行眼部和面部除螨治疗,能更有效控制螨虫数量和活动范围,降低对眼部的危害,改善皮肤整体状况,减少炎症性病变和粉刺、痘痘形成概率,还能降低眼部螨虫复发风险。

 

(四)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1. **联合治疗方案一** :皮护保护剂可与茶树精油眼贴或秋葵眼贴协同使用,提升眼部脆弱区域的除螨效率,同时改善面部痤疮、酒渣鼻、脂溢性皮炎、毛囊炎等问题。

  2. **联合治疗方案二** IPL 联合除螨眼贴、整脸除螨治疗,可显著提高螨虫清除率,尤其适合合并 MGD 的患者,治疗过程安全,耐受性好。

 

 

蠕形螨虽小,但对眼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做好预防和治疗,远离蠕形螨相关眼表疾病的困扰,拥有明亮